立式降氧爐控溫系統(tǒng)改造的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1.技改后的效果
(1)提高了擔粉的合格率18%,年創(chuàng)經(jīng)濟效益約:400~500萬元。
(2)節(jié)約技改投人費用200余萬元。以極低的投入改造了舊電控柜,換來了成功的控制效果,提高了舊設備使用率,節(jié)約了大筆技改資金。
(3)提高了自動控制水平,控溫過程無須手動調節(jié),大大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2.1經(jīng)濟效益
(1)提高成材率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采取上述措施后,板坯的氧化鐵皮生成量得到較好控制,板坯氧化燒損率由2005年的1.44%降低到2006年2-8月份的1.33%。如果按熱軋板的平均銷售價格3 500元/t,氧化鐵皮回收價格150元/t,軋制成本250元/t, 2006年熱軋量260萬t/a計算,則創(chuàng)經(jīng)濟效益886萬元。
(2)煤氣單耗下降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降低板坯出爐目標溫度和縮短板坯在爐時間后,出爐板坯帶走的物理熱下降,就可以減少煤氣的供人量,從而達到降低煤氣單耗的目的。
2.2社會效益
(1)有利于帶鋼表面氧化鐵皮壓人缺陷的控制:板坯加熱溫度偏高造成井式爐生氧化鐵皮去除不良。因此,通過降低板坯出爐目標溫度、減少板坯在爐時間等抑制板坯氧化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板坯爐生氧化鐵皮去除率,減少二次和三次氧化鐵皮的缺陷量。
(2)有利于延長加熱爐小修周期:板坯在加熱過程中的氧化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和加熱溫度的升高而加劇,氧化鐵皮在高溫段開始部分脫落掉人爐底,這一過程在均熱段尤為突出,從而造成爐底上漲,當爐底上漲到一定高度影響傳熱時就不得不停爐清渣。通過提高熱送熱裝和改善加熱工藝抑制氧化,有利于減少爐內(nèi)均熱段積渣量,延長了加熱爐運行周期。